时在辛卯国庆,余与诸朋于秦皇入海处旅游时畅聊神侃,谈及中华十大名相,余曰:(李斯虽在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颇有功绩,却不应列在十大名相之中)。此言一出,群情激昂,余便成了这场辩论之中的众矢之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余焉能不与诸位文友唇枪舌剑,据理力争之?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吧?是夜,身着华服的李斯竟然带领天兵天将来到我的梦中问罪。余虽乃一介布衣,却从来没惧怕过权势,更何况是过眼烟云哉?曾记得,当时李斯手中仗剑,盛气凌人地说:老夫列入十大名相已经成为历史,你一介名不见经传的草根诗人岂可信口雌黄之?我说:在下既然说你不该列入十大名相,就必然有我的道理,前辈想听听吗:李斯不肖一顾地说:姑且听你说来。 余随即吟诗一首曰:不韦衣钵君继承,攀龙附凤到巅峰。推行小篆难黎庶 ,建议焚书毁文明 。暗害韩非真量小,假传遗照最无情 。大秦国运因何短?宰相掘坟兼送行。余还想继续说几句,却见丞相口吐鲜血,摆了摆手便带领天兵天将匆匆离去。第二天醒来,梦中情景十分清晰,便赶紧打开电脑打字,是为记。
注解:
1、李斯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对吕不韦的人生理念和登天之术承传和演绎的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乃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为了巩固地位和权势,李斯的女儿全都嫁给了始皇子侄,儿子全娶的是皇室子弟。为了吧唧朝廷,他就经费了多少心思姑且不说,但是他的以权谋私之成功率可说是堪称中华攀龙附凤第一人。 3、秦始皇吞并六国后,提倡统一文字,李斯根本没考虑国家和百姓利益,而是借机扬己之长,推行小篆,然而篆体,根本就很难通用和普及,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愚民政策。
4、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头脑发热和矫枉过正是成功者的通病,如果作为丞相的李斯敢于进言,也许在大兴土木等事件中会起到一些作用。然而,他不仅顺水推舟,而且对一些敢于说真话的文人动了杀机,他关于焚书坑儒的建议,等于是点燃了导火索,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动摇了国之根基。也因此而毁掉了大量名篇巨著,给华夏文明带来了一次特大浩劫。
5、韩非是李斯的同窗好友,才华横溢,因为得不到韩王的重用,来投奔秦国 ,当时的嬴政看到韩非之法家学说后非常赏识,并且准备破格重用,李斯却心怀嫉妒,以韩非可能是另有目的等莫须有罪名提醒嬴政,并且在关押期间背着嬴政下令毒死了韩非。李斯此举不仅毁灭了一个干国能臣,也在阻塞言路,拒绝能人报国和推迟制定建国纲领等多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6、秦始皇驾崩前已经立了由扶苏继承皇位的遗照,然而李斯却伙同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改了遗照,并派人以始皇名义对扶苏和大将蒙恬给予了赐死。扶苏是他的女婿,蒙恬是干国忠良,假传遗照赐死扶苏和蒙恬,不仅暴漏了他的无情面目和野心,更主要的是毁掉了国之抵柱和真正意义上的长城。大秦建国仅仅十年有余,他就干了这多令人不齿之事,说他是大秦的掘墓人一点都不为过。如果秦朝国运再长一些,也许他的奸佞嘴脸就会暴露无疑,历史上竟会把他列为十大名相,费解也。
|